上海核电50年活动征文

50 years of nuclear power activities in Shanghai

【50周年系列活动】
核电站压力边界的守护者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寅彪事迹

贺寅彪1962年生于上海,在上海核工院工作30多年。从最初一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如今屈指可数的国家核电公司专家;从最初一步步的推导公式干起,到如今组织核行业规范,他始终紧绷着核设施安全这根弦,做好核电站压力边界守护者。“严谨的工作作风——没有精确的计算,不下武断的结论”说起贺总,他的硬骨头在行业内是众所周知的。2011年,一位长期合作的设备制造厂总工找到贺总,商量能不能帮忙给他们的设备出个验收证明。因为厂里工人操作失误导致超差。贺总的回答很明确,单纯的证明是做不到的。贺总组织二所力学的年轻人加班加点,对设备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贺总的结论是进行补救后设备仍然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给出了详尽的补救方案。厂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价值千万的设备挽回了损失,对贺总的团队也赞不绝口。“没有精确的计算,不下武断的结论”,这是贺总对他的团队的要求。对于设备出现不符合项,只要厂家和施工方找到贺总,总能给出切实可信的处理意见。仅此一项,每年为国家挽回的损失都会超千万。“创新创造的工作意识——ASME中国国际工作组的创建”院里提出,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2011年起,贺总受命担任筹建中的ASME中国工作组的秘书长,以自己参加ASME标准周的经验,耐心为国内厂家宣贯ASME工作组的意义,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行业协会组织。2012年已吸收来自国内主要核电行业和监管机构的专家38人,初步打通了国内核电界与ASME规范的沟通通道,ASME中国国际工作组也被委员会评价为最成功的国际工作组。“我们不仅是要设计好某一个电站,希望通过ASME的中国化,为全国的核电厂安全做一套规范”,尽管这条路前方满是荆棘。“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错过了这个大发展的机遇,我将是团队的罪人”三代核电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对于设备安全性要求很高,设备安全分析的任务也空前繁重。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贺总的甲状腺囊肿增大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终于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本应休息三个月。但不到一个月,贺总就回来了,一篇篇报告的审核,一份份技术文件的把关,仿佛只有技术工作才能让他感觉日子过得踏实。在他眼里,反应堆结构力学是一辈子的事业。2012年年底,在我院34个学科的综合评估中,贺总领衔的反应堆结构力学学科排名第一,是我院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之一。“知行合一的学者风范,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贺总的“硬气”在于其对于设备安全分析的严格要求上,但是对于团队成员的关心上,他却表现的足够的“软”。作为博士后导师,他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分析设备辐照试验的设计细节。他经常用自己曾经用过的ANSYS程序来引导年轻人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他热爱生活,但却因为工作常常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家人;他热爱岗位,尽职尽责的将自己手上的每一项任务做到尽善尽美。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秦山核电白手起家的年代,他挺起胸,成为祖国核电的栋梁;他是核电站压力边界的守护着,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Copyright © 2011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 沪ICP备2022026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