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6日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在市政府网站公布。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坚持以新能源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重点聚焦风电、太阳能、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其中,核电产业领域要突破新一代核电技术,重点发展大型铸锻件、主泵、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和系统。
二月
15日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国核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中心”在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揭牌成立,标志着该“中心”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满足三代核电项目建设的需要,推动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核电安全级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第三代核电设备和材料鉴定在国内尚属空白。
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陪同下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视察,听取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关于引进AP1000三代核电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及重大专项进展的汇报,重点询问了AP1000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当听到CAP1400重大专项相比AP1000有多项技术创新时,李克强副总理感到十分高兴,指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提高性能,高效发展核电,强调安全是第一位的。
17日
上海市政府召开2012年能源建设工作会议。艾宝俊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主持会议。在核电方面,提出要以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以在沪的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为平台,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
18日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主给水泵产品和工业性试验鉴定会”在上海召开。该产品由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并已应用于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常规岛主给水系统。专家组鉴定意见认为,该主给水泵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其他主给水泵的水平,可推广应用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同类给水配置系统。
19日
受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由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的AP1000压水堆核电站余热排出泵(核Ⅲ级)样机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该样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研制任务书和相关标准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9日
上海市政府召开2012年上海市质量工作会议,对获得2011年上海市政府质量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该奖项五家获奖单位之一。
四月
3日至6日
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展会以“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安全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近200个国内外企业参展,总展出面积为1.3万平方米,为历届核工业展览会之最。
上海作为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三大基地之一,在本次展览会上以“上海核电”的整体形象亮相,集中展示了上海企业在核电国产化方面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在核电研发、设计、制造等方面具备的能力,塑造了“上海核电”在国内外核工业领域的良好形象。
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薛祥的陪同下,到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重公司)调研核电产业发展情况。
俞正声书记视察了上重公司的165MN自由锻造油压机和操作机工作现场,以及核电大锻件制造车间。视察过程中,俞书记着重听取了上重公司关于核电大锻件科研攻关情况汇报,并对上重公司多年来在核电大锻件研制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勉励公司职工要高度重视核电产业的发展及安全,要坚定信心,下大决心走在核电产业发展的前列。
五月
10日
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在沪签订了CAP1400湿绕组主泵样机研发合同。仪式上,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还分别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该主泵样机泵壳、电机壳的研发合同。
17日至18日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万级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福清核电一号机组CRDM在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顺利通过验收。
28日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电力设计院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沪签订海南昌江核电厂1、2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3、4号机组工程常规岛及相关BOP设计和技术服务分包合同。
六月
28日
“核盾(NVSG)实物保护集成安保综合管理平台”专家鉴定会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召开。会议由国家能源局主持,来自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该产品是国内首款专业实物保护集成安保综合管理平台软件,也是AP1000核岛重大关键设计技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提升了我国在核电实物保护领域设计与研究能力,对增强我国核电等国家重要设施的实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月
15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AP1000核岛主设备大锻件”和“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大锻件”科技成果鉴定会议。工信部装备司、环保部华北站、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以及20余家研究院所和核电业主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由我国6位工程院院士和5位资深专家组成的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由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研制的AP1000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综合性能指标和制造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大型锻件均是世界首套,其综合性能指标和制造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八月
7日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与上海市核学会联合举办了“2012年上海市中学生核科技夏令营一日营”活动。来自本市30多所中学的学生参观了我国著名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和现代化的临港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了解上海核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就。
27日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以支撑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带动上海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中,在优先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中,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点攻关内容之一。
九月
25日
由宝钢制造的首套国产核电用690U形管安装于防城港核电1号机组蒸汽发生器。690U形管是核电蒸汽发生器使用的关键特殊材料,其制造工艺涉及多项核心技术,代表了当今国际核电用管制造的最高水平,此前只有法国、日本、瑞典等国的少数几家公司生产。为了突破核电装备国产化发展的瓶颈,2007年6月,宝钢与江苏银环和中广核集团共同出资,兴建了国内第一条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U形管专业生产线。2010年10月,宝钢与东方重机签订防城港1号机组蒸汽发生器管束合同。今年3月,完成全部150吨690U形管的供货。
29日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建的“热工水力安全验证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核电工程实验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核电实验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该实验室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核电技术的实验基地,主要从事压水堆热工水力研究与试验验证、非能动安全技术研究、先进核电装备和技术探索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十一月
2日
上海市核电设备制造质量会议在沪召开。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刘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尚玉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本市70余家涉核单位的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国家核安全局刘华副局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在核电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并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核电发展形势以及国务院重启核电项目的情况。他对上海核电质量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核安全质量工作的认识,牢固确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二是全面加强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素;三是作为监管部门,要严格加强核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市经信委尚玉英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上海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牢把握核电发展趋势,确保产品质量;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要齐心协力集聚资源,共同提高上海核电产业的整体水平和能级。会上,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吴正扬主任通报了上海市核电设备制造质量工作的情况,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10日
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闭幕式上各奖项揭晓。本届工博会共从173家海内外参展企业的199项展品中评出38项获奖展品。其中,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参展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获得工博会银奖。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及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参展的AP1000核电稳压器及大锻件,同获工博会铜奖。
21日
《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新能源将聚焦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产业,使其成为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15年,重点领域产业规模争取达到1000亿元,其中,核电150亿元。
21日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一行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陪同下,视察了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李干杰听取了汇报后,对该院在研发、设计、建设、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国务院通过的与核电发展密切相关的四个文件对我国核电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他强调,对于后续项目,一是要汲取福岛经验教训,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落实安全改进措施;二是要按照最严格的安全标准保证设计水平的先进性;三是以“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危险”为目标,进一步改进三代技术,提升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要求核电企业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注重信息公开、注重公众宣传、注重科普教育,不断提升公众对核电的认知度,进而为核电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日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IMI Overseas Investments Ltd举行合资合同签约仪式。新成立的上海自仪希希埃阀门有限公司,首期投资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方出资份额达到56%,公司引进IMI集团技术,主要生产国际先进的高端核电调节阀,将填补我国在核电调节阀关键领域的空白。IMI集团是一家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跨国工程集团,专注于关键应用中流体的精确控制与移动。
十二月
4日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国核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咨询中心与美国应用研究工程科学公司,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ARES公司总部签署了核电设备鉴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12日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联合上海市核学会在黄浦区开展了核电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以“认识核电、了解核电”为主题,通过核电科普展板和现场专家解疑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居民宣传核电知识。虽然现场气温比较低,但仍然吸引了众多居民到现场参加活动。使社区居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核电”,了解核电知识。
18日
位于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浦园区的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发实验基地举行开工仪式。国核运行打造现代化的研发实验基地是实施“电站寿期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将形成全范围一站式专业化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