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市 民用核能产业 统计报表填报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国内核电新闻 > 正文

我国首套国产化可降解废物处理装置完成现场交付 放大 缩小

    发布日期:2021-03-22    阅读次数:1689

   3月4日,由中广核研究院环境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可降解废物(PVA型)处理装置在宁德核电现场顺利完成入厂交付,标志中广核研究院在可降解废物处理技术的自主化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此次交付的可降解废物处理装置为国内首套自主化设备,首次示范应用主要用于人员及设备沾污隔离。中广核研究院环境中心历时五年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从可降解材料研制入手,完成了PVA可降解制品、高效降解工艺以及降解装置在内的全套技术研发,并联合宁德核电率先开展自主可降解技术的工程应用,彻底摆脱外部垄断。

   PVA(PolyvinylAlcohol,聚乙烯醇)具有独特的高温水溶性,配合自主开发的高级氧化工艺(AOTs)最终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极大提高减容比例(1000:1),经过改性后的可降解制品可替代当前核电站广泛使用的塑料制品、个人防护用品。采用该项技术,可使初始待处理整体废物量降低约40%。

   2021年,降解型环境友好材料体系首次全面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领域;核电运维中的干废物降解技术也被核安全导则《核设施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列为推荐技术,重点解决核领域内放射性废物压力日益增高的困局。

   PVA处理装置的顺利交付,也意味着项目正式进入紧锣密鼓的安装调试阶段,项目团队将秉承安全高效的工作目标,与电厂方面紧密配合,尽快实现降解装置的热态投用,为电厂固废减容及降本增效作出应有的贡献。可降解技术将绿色循环思想嵌入核工业运维循环,是解决核领域内放射性废物压力日益增高的困局的又一把关键钥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