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大连6月7日电 2013年6月7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在红沿河核电基地宣布,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于6月6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验,经辽宁省电力公司确认合格,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至此,红沿河核电站成为中国第五个、东北首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据测算,该机组日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满足大连市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减排效应相当于1.65万公顷森林。随着该机组商运,辽宁省清洁能源比例由18.44%提高到20.83%。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2年辽宁省社会用电总量的1/6,大连市社会用电总量的104%。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地处渤海辽东湾东海岸,北距沈阳270公里,南距大连110公里。项目于1978年开始厂址筛选工作。红沿河核电站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大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股比45%:45%:10%共同投资,工程建设和投运后前五年的运营,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负责,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全面参与。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红沿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采用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四台单机容量为111.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535亿元人民币,是东北地区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截至2013年6月7日,除已商运的1号机组外,红沿河核电站2、3、4号机组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已接近尾声,3号机组安装工程完成66%,4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完成40.5%,4台机组预计2015年全部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