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法两国总理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以共同开发第三方核电市场为新方向,加强彼此的核能合作。同一天,中法在北京举行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两国核能合作30周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法国总理艾罗,以及来自两国核能领域政府部门、企业、学界的代表共同出席中法核能合作30周年高峰论坛。双方一致表示,将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进一步提高核能合作水平。
为推动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做出发展核电的决定。1982年中法两国领导人做出合作决策,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国家,大亚湾核电站则是中法核能合作的首个重大项目。
在中法核能合作30周年高峰论坛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回顾了双方合作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中法核能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合作方式逐步升级,合作领域全面拓展。“迄今为止,中法共签署了11个核能合作的议定书,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依据。两国核能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通畅的合作渠道,为双方的长期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大亚湾、岭澳、台山核电的合作实践,支持和见证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进程,促进了中国核电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12月6日的活动中,法国总理埃罗积极评价法中核能合作取得的成就。他强调,中法在核能利用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中法两国合作在未来有着光明的前景,我们有信心将现有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更加紧密的继续下去,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的。我们的基础就是彼此之间深深的信任,我们都共同分享一些观点,比如,核能必须对可持续发展负有责任,满足最高等级的安全要求,我们都选择核燃料循环政策,这个战略可以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之间实现互补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安全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核能发展基本方针,已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较为完备的核安全监管和核应急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中国所有机组均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未来中国将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兴建核电项目。
马凯强调,中国将始终坚持发展核能的信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可持续的核能发展战略。他期待与法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中法两国核能合作互补性强,双方在核燃料循环前端、核反应堆、核燃料循环后端及核安全四个支柱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尤其是在国际核电市场开发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应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全产业链,推动中法核能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