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市 民用核能产业 统计报表填报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国内核电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孙勤“两会”期间做客中央台 放大 缩小

来源:中核网    发布日期:2014-03-17    阅读次数:7817

       “核电正处在‘惊蛰’的状态,开始进入了万物复苏的阶段,马上就到春天了,从二代核电进入三代核电,我们的管理、技术、人员装备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我的中国梦是,核能驱散雾霾,让天更蓝。”

       3月7日下午2时,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接受了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访谈《做客中央台》专访,针对媒体、公众关心的“核电对减轻雾霾的作用”、“华龙一号进展及前景”、“核电走出去”、“江门核燃料产业园事件”等热点话题一一做了解答。《财经》杂志、中国日报等媒体也在现场进行采访。
       谈及一直以来强调的“开放”理念时,孙勤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新的市场、新的环境和新的需求,首先在思想上应该要有一个开放的状态,能够真正站到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上。我们的很多管理和手段应该更多地纳入市场化、国际化的平台,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包括产权结构和技术交流都要放在开放的平台上。坚持自主的同时也要坚持开放。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国际上开放,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
       谈到最近比较热门的“华龙一号”这个名词时,孙勤说,这个名字目的在于长中国人的志气,它最大的特点,一是安全性好,汲取了世界上先进核电反应堆设计上的安全理念,并综合了最新的安全设计,采取了一些能动、非能动的新技术,达到了当前最先进的安全水平,二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国芯”才能够走出国门。
       他表示,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走出去,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有影响。同时,核电走出去能够带动很多相当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比如两台百万千瓦的机组,大概总的造价是400亿元,其中有50%,约200亿元左右是用于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核电走出去不但拉动核能本身,还拉动整个相关制造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我们走出去也促进了世界的核能发展,也代表中国的能力,同时特别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安全的、可靠的、有保障的、持续服务的核能,应该说我们解决了很多发展中国家能源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涉及核电上市问题时,孙勤说,我们的核电发展还是走资本运作的道路,上市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现在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择机上市,希望能够在今年把它上市。最后他呼吁,核电业绩很好,欢迎大家能够积极的购买我们的股票。
       今年是国企改革方案实施的第一年,谈及中核集团的深化改革时,孙勤表示,中核集团怎么能够真正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深化改革。我们实际上是瞄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总目标,推进改革。按照我们的总体考虑,一是已经看准的东西我们要加快推行,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用工机制等。二是有些我们看得还不是特别准,但是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发展趋势的,要加快试点。如二级单位的董事会试点等。三是还有争议的,要积极探索,如职业经理人制度、职工持股、私募资金等。和普通的国企改革相比,中核集团承担着国防建设的任务,我们更重要的体现不是市场问题,而是国家战略和计划性的任务问题。同时,我们的核电、核燃料还有核技术应用应该是市场化的问题。在我们整个集团包括集团的下属单位,可能都会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模式问题。另外,我们也存在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升级换代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

       最后,在福岛核事故3周年之际,谈到福岛核事故对未来核电发展的启示时,孙勤强调,很重要的共识是必须坚定不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管理体制上到管理手段再到管理理念上,都应该真正确定“安全第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