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市 民用核能产业 统计报表填报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 “魅力之光”杯 全国核科普系列活动的通知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核电科普 > 核科普知识 > 正文

栏目检索Search

核能海水淡化的新进展 放大 缩小

来源:国际核工程网    发布日期:2015-07-29    阅读次数:11812

 

据相关媒体近日报道,人类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近150年内全球人均可饮用水量减少了4倍。目前全球80个国家的20亿人依靠有限的饮用水生活。地下水正快速消耗。地表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全球可利用水资源的20%都位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针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对海水或地表其他盐水进行淡化处理。 海水淡化是一个稳定且快速发展的工业,从1960年能力只有90 m3,到1985年就达到7500 m3,当时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4万m3。淡化水产量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平衡:中东占60%、北美13%、欧洲10%,非洲7%,其他10%。 如今,淡化水已经成为解决水短缺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影响海水淡化最大的因素是能源价格的上涨,淡化水的60%成本来自于能源成本。所有海水淡化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一座海水淡化设施每天生产10万立方米淡化水需要高达50MW的发电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淡化设施采用了核能。位于哈萨克斯坦Aktau的MAEK海水淡化厂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运行,1999年关闭,产能为每天12万立方米。该厂配合了三座大型供热厂和一座核电厂,为周边城市供水和为一些工厂提供工业蒸馏水。在俄罗斯罗斯托夫核电厂,有四座淡化厂运行,并且还有四座在建,每座工厂每天生产淡化水50立方米。
核能海水淡化倡议得到IAEA的支持,目前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核能海水淡化中间规模项目正在实施。日本基于目前主要的3种海水淡化技术都设置了研发项目,第一个创建于1978年。印度也建有一座混合了多级闪蒸技术(MSF)和反渗透技术(RO)的小型工厂,2002年开始运行。
俄罗斯Rosatom集团下属的Sverdlovsk化学工程研究院为MAEK工厂生产设备。
鉴于这些工厂已经取得的经验,以及在核电厂设计中考虑整合一座淡化设施,俄罗斯Rosatom公司核电综合产出中将包括海水淡化。
这样一个综合系统将包括一座大型VVER反应堆(3200MWt),采用多效蒸馏技术(MED),产能将达到17万立方米/天。采用核能比化石能对环境更有好处,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灰尘和炉渣的产生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