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电50年活动征文

50 years of nuclear power activities in Shanghai

【50周年系列活动】
核电质保人员“三观”漫谈

时光如梭,我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十三年,从事核电质保工作已有十个年头,勉强算得上是一名核电老兵吧。十年来,核电发展起起伏伏,上海市对核电事业的重视却是一贯的,国家核电事业取得的成绩很显著,压水堆从二代加到三代,并形成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堆型业已技术成熟,核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今非昔比,作为一名核电从业人员,我感到十分自豪。

对于核电来说,质量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质量从业人员较其他行业来说也有着更加特殊的使命和地位。刚开始从事质量工作,了解到质量保证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对质量保证的解释有很多,基本上是抽象的,晦涩难懂。后来在网络上无意中看到一种解释,大体意思是:质量保证如同桥梁上的栏杆,不出事时给人的是一种安全感,一旦出事可以保命。我们平时的工作语言被ISO、HAF003以及核安全文化中的各种术语充斥着,今天我也试着换一种语言,就核电质保人员“三观”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所谓“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质保人员要想在长期的工作中不迷失方向,持续的发挥积极作用,真正的为核电事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必须拥有正确的“三观”。

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思来想去,万物总有源,我认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世界是发展的,事物是变化的,作为质保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视积累,不投机取巧;重视分析,科学决策,保守决策。这样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以及各个层面的压力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其次,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国家有“中国梦”、上海电气有“核电梦”、上重铸锻有“铸锻梦”。作为企业员工要融入企业发展,服务“铸锻梦”的实现责无旁贷,这是大局意识的体现,但更要牢记“核安全”这个更大的大局。核电是“一荣不一定俱荣,一损一定俱损”行业,要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好“核安全”与“企业发展”这两个大局,使其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背离。作为核电质保人员,不受经费和进度的约束,“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方针,不是口号,“核安全”这个更大的局要永远排在第一位。

第三,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质保人员,注定了与鲜花、掌声、聚光灯缘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质保人员同相关人员“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将重大质量风险控制住,避免“弄虚作假、违规操作”也是大功一件。项目顺利完成,产品保质保量交付后转身投入新的战场,深藏功与名,也是很酷的事情。离聚光灯太近,难免不会眩晕、迷失。无论何时,质保人员都要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流程优化不等于流程简化,优先处理不等于简化处理,坚持原则,控制风险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无论对国家,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最理想的状态,是值得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核电质保人员来说,对核电要永远保持敬畏之心,放弃“风正帆悬”的幻想,要始终坚信“激流险滩”就在前方,要永远如履薄冰,“严、慎、细、实”,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和价值。(作者:张冠垒)

Copyright © 2011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 沪ICP备2022026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