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2012年3月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据介绍,这一重大物理发现结果的论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晚些时候,王贻芳还将在中科院高能所就新发现的中微子振荡做学术报告,并通过网络直播,向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报告这一最新科学发现。
百科解读:中微子振荡
什么是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首先提出此猜想,他认为特定味的某一中微子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味。所探测到的中微子可能处于哪个味要由传播中不断改变的波形决定。中微子振荡无论对理论物理还是实验物理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中微子具有质量,这与原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相吻合。
中微子振荡的原因?
中微子振荡是三种中微子的质量本征态与弱作用本征态之间存在混合。
中微子的产生和探测都是通过弱相互作用,而传播则由质量本征态决定。由于存在混合,产生时的弱作用本征态不是质量本征态,而是三种质量本征态的叠加。三种质量本征态按不同的物质波频率传播,因此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中微子,会呈现出不同的弱作用本征态成分。当用弱作用去探测中微子时,就会看到不同的中微子。(据维基百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