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推进核聚变科研合作 "人造太阳"2040年有望实现

来源:新华网    

       英国核聚变专家12月6日下午在四川大学核物理学院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基于可控核聚变的能源发电有望在2040年左右实现,届时将极大解决人类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人造太阳”将不再是梦。

       此次来访是英国政府首次组织核能领域专家到北京以外的城市和当地主要核聚变领域专家进行深度交流。英国原子能机构主席史蒂芬·考利教授坦言,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关键。由中国、欧盟、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七方于2006年启动的《国际热核实验堆计划(简称“ITER”)联合实施协定》目前在中英两国努力的带领下,有望在2040年左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于太阳的光和热正是由于核聚变反应生成的,因此ITER计划又名“人造太阳”。
       核聚变,又称热核反应,可以在瞬间产生大量热能。与现今以放射性重金属铀、钚为原料的核裂变发电不同,可控核聚变以无害且来源广泛(例如海洋)的氢为原料,能够提供清洁环保又取之不尽的能源,同时能够避免类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这样的事故。
       “如今进行的核聚变实验要在强磁场环境下提供高达2亿摄氏度的高温,技术要求极高,”史蒂芬说,“但又由于可控核聚变反应条件极为苛刻,即使发生意外情况,只需降低反应条件便可以加以控制,不会出现如今核电站易发事故的情况。”
 
办公地址:医学院路69号(华业大厦)二楼     邮政编码:20032    电话:021-64173211    传真:021-64173212
Copyright© 2011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 沪ICP备2022026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