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电办公室 官方微信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重点关注 > 正文

中国能源报:自主创新提速我国“核动力”实现自主核电品牌 放大 缩小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1-12-16    阅读次数:18287

 

      核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担负着确保国家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在56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核工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科技创新体系和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本文以中核集团自主创新为实例,简要梳理我国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到实现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我国核工业完成了顺应国家战略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转型。
  这期间,中核集团通过持续创新和深化改革,逐步实现了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和核技术应用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军民结合、上下游结合、科研和生产结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成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核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推进核工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核集团加大铀矿地质勘查技术创新并获重大突破,北方地区落实了伊犁、吐哈、鄂尔多斯、二连盆地四个万吨级大型-特大型铀矿基地。其中,北方砂岩型铀矿基地列入我国新的十大资源基地;在伊犁盆地发现的铀矿是我国第一个万吨级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铀矿是我国迄今为止探明储量最大的铀矿床。
  在采铀技术方面,中核集团对低渗透砂岩铀矿和大埋深铀矿的采铀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完成了碱法地浸采铀浸出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第一个成功开发了我国原地浸出采铀工艺(碱法工艺)。目前,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在铀转化技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十一五”期间,中核集团组织了3000吨生产规模铀转化厂科技攻关,克服诸多设计难题,于2008年5月一次成功达产达标。目前,中核集团正自主研发更先进的铀转化技术,设备生产线自动控制水平将大大提高,废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在属于国家核不扩散控制的核心敏感技术的铀浓缩技术方面,中核集团自主研制了关键专用装备并工业化应用,实现了铀浓缩技术的重大跨越,为我国核燃料产业高效发展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在核电站燃料元件方面,从自主研发生产秦山一期核电站燃料元件以来,中核集团已全面实现了核电站燃料元件的自主化生产,累计为核电站提供5000余个核燃料组件,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中核集团已经具备600吨压水堆元件和200吨重水堆元件生产能力,正在建设400吨AP1000压水堆元件生产线。
  同时,中核集团坚持用20年时间自主设计、研发和建造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工程,于2010年12月21日热调成功,实现了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核燃料闭式循环目标。
  打造自主核电品牌
  1991年12月15日,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中国核电从此起步。相关信息显示,20年来,秦山核电站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综合性能,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项目130项,提升了额定功率,每年可多发电1.2亿多度。
  在秦山核电站成功运行的基础上,中核集团又自主研发大型商用堆,设计、建造了秦山核电二期。今年11月25日,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一次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二代改进型大型商用堆走出了标准化建设的新路子,创立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业内认为,这为发展下一代核电积累了经验,也为我国核电“走出去”创造了基本条件。
  据了解,中核集团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目前已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技术已由科研设计转入工程总体设计阶段。此外,其正在自主研发的模块式小型堆ACP100,为核能满足海水淡化、供热等多用途需求创造了条件。通过ACP100关键技术研究,预期可使我国走在世界核能非电应用前列,并可实现一系列新技术突破。
  此外,今年7月21日成功并网发电的中国试验快堆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这项自主研发的成果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核技术应用等领域,中核集团先后成功研制了一批以放射性物质检测系统和爆炸物检测系统为代表的反恐安检装备,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今年1月,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中核集团自主承担的钴-60项目历时七年圆满完成,钴-60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我国因此成为继加拿大和俄罗斯之后,国际上第三家掌握并拥有利用核电反应堆生产钴-60工业放射源技术的国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