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电办公室 官方微信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重点关注 > 正文

向俄罗斯再学习 放大 缩小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3-07-02    阅读次数:9697

       据媒体最近的报道,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到2022年前的国外订单稳定在693亿美元。其中还不包括核弹头拆除和高浓铀掺混低浓铀的合同。仅2012年一年,该公司接到的订单就是2011年的2倍。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前苏联的核能发展受到重创,几年后,又遭遇苏联解体,俄罗斯整个核工业产业链面临土崩瓦解的危机。即便如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从俄罗斯引进核电技术建设田湾核电站。在核电站建设期间,俄罗斯国内时局不稳,国有企业几乎全面私有化。加上设备质量及供货不及时,田湾核电工程坎坎坷坷,业界质疑声不绝于耳。俄方在政局动荡的情况下,是否能保证该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如今,田湾1、2号机组投产运行6年后的业绩让业界各种质疑纷纷平息。
  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国内经济状况恶化,但其在经济命脉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坚持实行核技术出口政策。到现在,前后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核电技术出口订单的飙升。这其中有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其中一条,“克里姆林宫2007年下令,将所有与核能有关的公司合并为一个国有公司”尤其值得关注。
  再说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核电起步,不管是自力更生研发30万千瓦核电机组,还是引进国外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到今年已走过30年的历程。其间不乏出口30万千瓦机组和自主研发60万千瓦机组的不凡业绩,但在百万千瓦机组研发和出口上,为什么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引进、消化阶段,没有走出国门半步?对此,上到中央政府,下到具体研发人员,都痛心疾首。
  当今,中国进入核电发展新阶段,虽然已运营和在建的有40多台核电机组,但谁是最大的赢家?是法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充其量是外国核电企业竞争博弈的战场,是外国企业核电新技术实验的大工地。
  中国的症结出在哪里?国家层面缺乏顶层设计,技术路线摇摆不定;企业集团围绕各自利益各自为政;专家论战不止,扯皮不休;社会舆论导向发生错位:把国有专营简单地等同于垄断,把资源集合简单地等同于集权。由此,我们把本应形成的国家技术拳头拆分或去掉两个指头,美其名曰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如此这般,俄罗斯,包括尚没有完整核产业链的韩国,已有多台百万千瓦机组走出国门,而我们还在无休止地扯皮和争执。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核电专家提出研发中国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想法和路线,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有一代人甚至两代科技人才,为了“中国创造”的核电梦,卧薪尝胆,刻苦攻关。但在扯皮和论战中,他们黑发变白发,无谓地牺牲了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某种程度上,这种贻误造成的隐形恶果堪比“文革”对知识分子的伤害。
  我们应该向俄罗斯学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向俄罗斯(前苏联)学习,仅十多年时间,就建成了中国完整的核科技产业链。尽管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严重政治分歧,但中国人向前苏联的学习成果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个学习,中国核科技产业链完善起码延缓十几年。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俄罗斯学习。学习俄罗斯国家顶层设计的体制——集国家整个核产业链之力,坚持原始创新,排除干扰与杂音,形成一个拳头,拓展国际市场。否则,我们不仅在国际核电市场中争不到入场券,甚至还会把维系国防命运的核产业链断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