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核岛主设备——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在上海电气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发运。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设备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承制,历经33个月的研制周期,顺利完成所有制造任务,并于2018年3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全球首台“华龙一号”堆内构件设备成功实现国产化制造,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从图纸变为现实,标志着上海电气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将“华龙一号”打造成世界一流核电品牌,为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作出新贡献。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秦志军、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吴琳、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处长仇沛洪、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副主任张宏韬、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吕亚臣、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总裁邵建明、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松分别致辞,国家能源局核电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等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优秀分供方代表等出席并见证发运。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作为中国制造高技术、高标准、高经济带动性的典型代表,是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标志性工程,还担负着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重任,是国家的一张新名片。“华龙一号”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屡屡感受着党和国家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据了解,“华龙一号”堆内构件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反应堆的堆芯“龙骨”设备,由236类、13487个零件组成,高度达11.036米,最大直径为Φ4.188米,重约160t,采用了国际最先进、最严格,全球最高标准设计,其结构精度要求和制造复杂性等远远超过M310等二代改进型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其制造关键技术包括精密加工、精密焊接、精密检测和精密装配,代表了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核岛主设备研发和制造的最高水平。自2015年首堆堆内构件设备开工制造以来,上海电气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创新、协调、合作、执着与奉献”的“华龙一号”首堆精神,以“共铸核心力,同护核安全”的企业文化愿景为引领,不断加强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和项目管控能力建设,确保了“华龙一号”堆内构件设备的制造工作顺利进行,保质按期完成制造任务,并形成焊接、材料、检测、工艺等重大技术创新点18项,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