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9日,白龙核电项目一体化底封头锻件理化性能见证合格,标志着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连续一百件核电大锻件理化性能一次合格。这是上重铸锻公司自2018年6月25日连续一百件探伤合格之后,取得的又一项骄人成绩。这一百件包括AP1000压力容器和蒸发器锻件,“华龙一号”压力容器和蒸发器锻件,CAP1400主管道锻件,钢锭重量从50吨级到460吨级,展现了上重铸锻公司在核电大锻件工艺技术上日趋成熟,质量控制上日趋完善。
一百件核电大锻件理化性能的合格,离不开科研技术团队的努力。核电大锻件向着异形化、一体化、大型化发展,对性能稳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重铸锻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科研技术团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实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以智能制造的思路,重点研究核电大锻件的材料基础参数、数字化模拟仿真技术、一体化制造技术、近净成形锻造技术、厚壁强冷淬火技术等。公司通过与上海交大潘健生院士工作站共同的努力,对核电大锻件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机械性能等不断的积累,建立数据库,形成了《SA508.3钢金相与扫描电镜图谱》,使公司对核电大锻件热处理组织转变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不同个性化要求的核电大锻件性能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百件核电大锻件理化性能的合格,离不开技术与现场的协作。在核电大锻件生产前,技术和现场团队组织交底会,讨论现场控制关键点,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隐患,明确制定出应对措施及预案;在核电大锻件生产过程中,相关技术和现场骨干毫不松懈、严阵以待,密切关注现场,确保工艺实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一百件核电大锻件理化性能的合格,离不开核安全文化的持续建设。公司在核电大锻件质量控制上,始终坚持“两个零容忍”,深刻践行“四个凡事”,加强过程控制和现场监管,组织开展关键工序风险识别,制定防控措施,做到防违规、防反复、防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形成了以核安全文化为内核之一的企业文化。
2019年上重铸锻公司将继续优化完善技术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材料利用率,并以上海电气集团“三步走”为引领,转变传统观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提升公司在核电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