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黄浦、徐汇、浦东、嘉定、闵行、金山等多地先后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政府、医院、社区和各类组织及个人均不遗余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一家重要的驻沪央企,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亦投身到这场抗疫大战中。
其中也涌现出许多最美逆行者,“80后”的杨智强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他,一向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对疫情形势有着敏锐的嗅觉。自上海出现首例本土确诊病例以后,他每天关注上海疫情形势,研究公司防控政策。

成为战疫“好参谋”。3月10日凌晨,他接连接到公司同事两起疫情报告,对疫情的高度警觉使得他睡意顿无,嘱咐完同事居家密切配合防疫部门工作后,立即赶往公司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针对即将面临的问题,有条不紊地拟定调整公司疫情防控措施并报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立即发布。同时,他实时了解属地疫情态势和防控政策,掌握公司密接、次密接人员健康状况,研判防控形势,及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出防控措施调整建议;落实“四早”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全员筛查,针对当地检测资源不足,一时无法快速完成核酸筛查,紧急多方联系专门检测机构到公司总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经努力,10日当天晚上19时完成1100余人核酸检测任务。
勇当战疫“急先锋”。保障居住在总部700余名职工安全与健康,需要强有力的措施和富有战斗力的队伍。3月14日,公司一名次密接人员被调整为密接人员,公司驻地相邻街镇已开始进行全域封闭核酸筛查,公司密接和次密接人数增多,“战火”即将烧到公司门口,战疫硝烟越来越浓。下班回家后,立即收拾必要的生活用品,准备“出征”。第二天,他将生活物资带到办公室做好“作战”准备,向防控领导小组提出总部实施居家办公、办公场所封闭管理并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建议,同时报告“我把个人生活用品都带到办公室来了,随时准备‘迎战’”,公司的大部分同事都走出去,而他却毫不犹豫的走进来。按照工作部署,立即着手成立应急组织机构,任应急工作组组长,组织志愿者成立8个应急工作小组并迅速投入运行,立即发放防疫物资,落实封控要求和细化防控措施,再次补充防疫和生活物资。充分发挥党员、团员青年力量,成立三支青年突击队,充实出入控制、场所消杀、健康监测和后勤保障队伍力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守护700名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做好战疫“勤务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都毫无准备、也无经验,他组织工作人员按照临“战”需求,从隔离房、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隔离帽、鞋套、帐篷等各类应急防护物资,到米面油、肉、蔬菜、牛奶、水果等生活物资,梳理储备需求立即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过程中,分秒必争、全力督导,确保“一旦战起”,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封控期间,为同事提供有温度的保障,实时为居家隔离员工和应急值守员工送上肉蔬等生活物资,组织志愿者为住在总部的职工提供日用品采购、快递包裹消杀服务,成立应急车队保障职工看病等应急就医需求。杨智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海啸是公司建筑工程事业部的团委书记。在得知公司将进行封闭管理时,他立即响应号召,第一时间组织起一支青年突击队,担负起公司出入口管控的重任,严格控制人员出行,限制外部人员进入,最大限度减少公司在住员工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斩断疫情传播途径,为公司正常运转构筑坚固防线;同时肩负起整个公司快递收发及消杀责任,确保进入公司的每一个快递都经过严格杀毒,并规定杀毒至少半小时后方可领取,为公司办公、员工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他身先士卒,事事亲力亲为,“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是他这些天的真实写照。不管条件多恶劣,他每天都坚守18小时甚至更长,从早晨到深夜,除了吃饭上厕所和短暂的休息,他都坚守岗位。“5点半我从寝室出来,就看到他在公司出入口站着,当时温度挺低,风在呼呼地吹,四下也没人,也不可能有人进公司,更不可能有人送快递,可他还是在那站着,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志愿者高怀宇感慨道。每到深夜,其他志愿者都回寝室就寝后,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办公室对面搭起五张折叠椅,铺上废旧纸盒,头顶墙,脚抵椅,双腿半悬空躺在他的“床”上,尽管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但他依旧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诠释尽责担当。
说起李海啸,志愿者田方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关心同事,舍己为人的好党员。他非常关心同事,关心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每次到饭点他都说他不饿,让其他志愿者先去打饭,等其他志愿者吃好饭休息好回来后,他才去食堂打饭,有时更是简单吃两个馒头或者端起泡面呲溜两口,把休息的时间都留给了别人”。
有人在一线冲锋,有人在默默守护。除了奋战在医院、社区等条线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央企也在大考中展现担当,志愿者也在默默付出,公司类似杨智强、李海啸这样的抗疫先锋还有很多。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默默付出的他们便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中的无名英雄。
截至目前,他们和他们的“战友”仍在连续开展工作,守护好公司每一位同事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