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运行研究院第一个全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流体系统跑冒滴漏视觉识别”在海南核电完成现场应用测试,测试结果得到现场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跑冒滴漏”场景
流体系统的“跑冒滴漏”视觉识别,不同于传统的AI视觉识别,由于涉及非固定形状的汽体、液体,且环境复杂,图像背景噪声大,其识别难度远远高于常见的固定形状物体识别,处于国内外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前沿。

“跑冒滴漏”测试现场
承担该项目的核电运行研究院设备所数智算法组,在2022年启动了自主研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研究”,以通用AI视觉技术的全自主研发为目标,以“流体系统跑冒滴漏视觉识别”为应用示范案例,通过流体泄漏图像大数据的收集和清洗、深度神经网络的设计和编码、模型训练和超参数调优、AI模型部署方案的研究和测试,经过一年的技术攻坚,取得了此项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