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10时59分,中核机械工程顺利完成海阳核电二期3号机组CB20模块吊装就位工作。在1小时52分钟的作业中,钢索起落稳健,对位毫厘不差,全过程安全可控、质量过硬,为工程关键节点画上圆满句号。

蓄水钢壳凌空举
CB20模块是AP1000核电非能动钢制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内部可储存约3000立方米水,为钢制安全壳提供关键的非能动冷却水源。该模块呈梯形截面筒状结构,吊装总重量约419吨,体量庞大且形态特殊。因此吊装作业的难点尤为突出,如模块壁板结构单薄,起吊过程中极易因受力不均产生变形,以及作业空间受限,需将模块提升至穹顶以上高度,操作环境复杂。这对吊车的操控精度、起重指挥的实时监测与应急响应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模拟实测双擎护
面对吊装过程中的多重挑战,项目团队提前一周便启动周密部署:专项规划3200吨履带吊的转场路线与站位布局,精准到每一寸轨迹;主动联合总包、安装单位构建三方协同机制,让信息传递更迅速、指令执行无偏差;同时紧盯吊装窗口期的气象变化,对风力、能见度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确保所有参数均锁定在安全阈值内。同时,为筑牢安全与质量防线,项目团队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推演最优避障路径,让每一次操作都有数据护航;同步建立专人全程监测体系,实时捕捉吊装动态并微调操作精度,最终模块以高精度平稳就位。

党旗领航速攻坚
在上一项吊装任务圆满落幕后,项目党支部即刻擂响新的攻坚战鼓。面对机械调配吃紧与人员排班紧张的双重考验,党员先锋队挺身而出、带头冲锋,以“敢啃硬骨头”的劲头仅用两天时间完成了3200吨履带吊的高效转场,为后续吊索具连接赢得了关键的时间窗口。进入施工高峰期,项目党支部积极践行“严慎细实快准”六字作风,党员骨干分片驻守重型机械改杆、核岛吊装等关键岗位,将“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的要求深植每一个施工环节,持续释放“红色引擎”的强劲动能,在攻坚战场上书写着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