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市 民用核能产业 统计报表填报
魅力之光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上海核电动态 > 正文

上海核工院与上海交大合作培养人才取得新成果 放大 缩小

来源: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发布日期:2013-11-27    阅读次数:14085

资料图:AP1000核电站示意图

 

       近日,上海核工院与上海交大合作培养人才领域取得一系列新成果:一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答辩、首位博士后科研人员正式出站、首届16位核电工程在职硕士获得学位。合作成果的取得,充分发挥了双方在核电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各自的优势,有效促进了人才流动、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领域发展,促进了核电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上海交大核学院的叶成博士在其导师郑明光(受聘为上海交大兼职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能力延伸研究》,较完整地提出了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长期非能动安全的理念,并在AP1000的基础上做出了初步方案研究,提出一种乏燃料水池分离式热管以实现长期非能动冷却。
       张效宁博士在完成课题“提高核电站钢制安全壳SA738Gr.B钢焊缝低温韧性的研究”之后,于10月份顺利出站,成为院博士后工作站第一位出站科研人员。其在站期间共产生3篇核心期刊论文,1项技术秘密,申请1项发明专利,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报告3份。在重大专项研发攻关的关键时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产学研联合的科技研发模式,有效发挥了年轻高端人才的作用。

       2009年开始,为落实该院的发展战略,改变骨干人才短缺的现状,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程,上海核工院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联合举办“核电与核技术”在职工程硕士班,经过三年多的学习,首届16位技术骨干顺利毕业,被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在职工程硕士班为优秀员工职业发展搭建了深造的平台,帮助员工更为系统地学习核专业理论知识,为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高校丰富的研发资源等为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