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8月份在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进行的主氦风机工程样机100小时热态满功率连续运行试验圆满成功后, 11月21日下午18时,在上鼓公司试车车间内又迎来了主氦风机工程样机500小时热态满功率耐久性试验取得成功的好消息。此次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技术要求,标志着世界首套大功率主氦风机工程样机的研制成功。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作义、副院长董玉杰,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庄火林,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郁龙,以及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贺云生、副总经理吕华权等亲临试验现场,与参与该项目设计、装配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17点30分,上鼓公司总经理蔡精毅主持了500小时热态试验关机仪式,到达现场的领导与参加试验的技术人员一同进入主氦风机工程样机系统控制室听取试验汇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氦风机课题研究负责人王宏,介绍了此次500小时热态满功率耐久性试验的情况,之后对电机腔冷却系统进行2分钟断水试验,完成后主氦风机工程样机于下午18时正式降速停机。在全体现场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注目下,顺利完成了此次主氦风机工程样机耐久性试验计划。随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作义致贺辞,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正式宣布主氦风机工程样机500小时热态满功率耐久性试验圆满成功。仪式上,王延觉司长、张作义院长、黄迪南董事长等一起为设立在上鼓公司的“核电主设备工艺研究中心”和“先进核能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主氦风机是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一回路冷却介质循环的“心脏”,性能要求高,研发难度大。这次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佳木斯电机有限公司及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在协同、研发、制造过程中完成了对主氦风机气动及结构的集成创新,解决多项设备制造及试验等技术难题,是我国在先进核能核心装备技术上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是“产学研”新模式的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的成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