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涉核企业 > 政策观点 > 专家视点 > 正文

栏目检索Search

韩国核电产业发展启示

放大 缩小

    发布日期:2011-11-25

    日前,韩国国营企业—“韩国电力公社”社长金双秀和阿联酋核能公司董事长穆巴拉克在核电建设合同上签字。这意味着以韩国电力公社为核心的投标企业联盟成功承揽了阿联酋核电站工程项目。这是韩国整套核电工程首次出口,也是迄今为止韩国承揽的规模最大的海外工程项目。

    据悉,该项工程仅建设合同金额就达200亿美元,由于核电站建成后60年的后续运营以及维护业务也将由韩国承担,因此该工程的总体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阿联酋核电站包括4座核反应堆,根据合同,韩国方面将于2011年动工,最早一座于2017年完工并投入运营发电,其他3座计划于2020年完工。

    此次投标成功使韩国举国上下一片兴奋,政府称,这项工程可能给韩国带来第二次“中东效应”。1970至1980年代,韩国曾靠在中东地区承揽工程赚取外汇,为扩大国内投资和实现经济腾飞提供了财源。而此次工程金额巨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据韩国媒体估算,该工程仅建设合同金额就相当于100万辆索那塔轿车或180艘30万吨油轮的出口额,在今后10年内将为韩国创造约11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建成后韩方参与运营所带来的后续利润,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此次投标成功还有另一项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韩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核电项目首次出口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出口整套核电的国家。韩国在参与国际核电建设市场的竞争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韩国自2004年开始参与核电建设项目的国际竞标,但三次挑战均以失败告终。在阿联酋核电项目竞标过程中,韩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世界核电巨头的压力,包括法国的阿海珐(Areva)、美国的通用电气和日本的日立公司等。这些公司发展核电的历史比韩国长,在全球核电领域的地位也明显高于韩国企业,其中美国和法国企业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韩国企业的“师字辈”,因为韩国核电企业最初都是从他们那里学习技术而后成长起来的。正是这种原因,韩国企业联盟在最后一轮角逐中战胜法国企业联盟时,世界舆论都认为出乎意料。

    韩国企业凭什么取胜?此间专家指出了三个原因。

    一是成本优势。根据合同,此次韩国向阿联酋出口的核电站是韩国最新型轻水反应堆APR-1400,该反应堆是韩国自1992年到2002年花了十年时间开发成功的。APR-1400在建设成本、发电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的比较,与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1600型反应堆相比,韩国型反应堆在建设成本方面可节省20%,在发电燃料费用方面则可节省23%。

    二是团队优势。此次竞标成功的企业联盟由韩国电力公社为主导,还包括了“现代建设”、“三星物产”、“斗山重工业”和美国西屋电气、日本东芝公司。其中美国西屋和日本东芝都是在竞标后期作为分包商被拉进来的,所占比例很小,该企业联盟的主干是韩国企业,而法国和美国的企业联盟则是真正的“多国部队”。相比之下,韩国的企业联盟更有利于协调行动,提高效率,从而更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三是政府优势。韩国政府对于此次竞标极其重视,从韩国企业参与投标之日起就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自1959年韩国建立原子能研究所至今,时间已过去了半个世纪。1962年制定了核电发展计划,1971年第一座核电反应堆开始动工,1978年投入商业运营,1988年成功实现轻水反应堆核燃料的国产化,1995年利用国内技术建造了第一座研究用核反应堆,1998年第一座韩国标准型核电站开始运行,2002年新型轻水反应堆开发成功,2009年在阿联酋核电项目中成功中标。这一幕幕都记录着韩国核电事业的奋斗史,正所谓五十年磨一剑,韩国终于在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六个能够完整出口核电工程的国家。

    韩国发展核电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钻研和持之以恒的勤奋。1978年,韩国虽然在日本之后成为亚洲第二个拥有核电的国家,但这座核电站完全是从国外买来的,韩国对于这个由200多万个零件组成的怪物充满了神秘感。为了积累技术实现核电的国产化,韩国政府自建造第三座反应堆开始就将之前的“全包式”招标改为“分包式”招标,逐渐提高国内企业的参与度。1980年代,韩国政府提出了95%的国产化目标,并将招标方式改为“国内企业主导型”,同时加快了核燃料的国产化进程。这两项措施对核电的国产化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核电企业。

     在投标阿联酋项目的企业联盟中,斗山重工业负责反应堆与蒸汽机等核心设备的制造。在过去20年间,该企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核电器材供应商;“现代建设”与“三星物产”负责工程施工。迄今韩国60%的核电反应堆由“现代建设”施工建成,早在1995年该公司就实现了施工技术的完全自立,“三星物产”则在施工过程中成功开发了能够缩短工期的新工法。

     目前韩国国内投入运营的核电反应堆已达到20座,还有6座正在建设之中。韩国的核电设计技术已于1995年实现自立,目前总体技术的自立程度已达到95%,实现了政府确立的目标。不仅如此,韩国核电站已实现了30年无事故运转,2008年韩国核电的启动率达到93.4%,超过美国、法国和日本的水平,这标志着韩国在运行技术方面也实现了飞跃。(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