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规划 > 产业规划 > 正文

栏目检索Search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

放大 缩小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网站    发布日期:2012-09-10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五年,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上海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环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通知》(国办发〔2011〕51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505号)要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
1.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27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3倍,占全市研发投入的57.1%,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85%。其中,六大支柱工业R&D经费投入达23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85%,研发投入强度为1.08%,比全市工业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达10.03万人,比“十一五”末期增加了33%。
2.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研发机构1085个。基本建立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区县级(集团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体系。累计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42家,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23家,区县级(集团级)企业技术中心约600家。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3000家。振华重工、光明乳业、电气电站等3家企业获得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授牌。
3.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9年本市全面启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来,产业技术能级逐步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0年全市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318项,其中工业企业为1041项,占全市比重达到45%。近年来,通过承担“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档数控机床、大型客机等上百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提升了产业技术能级。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如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设备、等离子体刻蚀机、高端SOI材料、取向硅钢、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7500吨全回转浮吊、大型地铁复合盾构等先后推向市场。“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在23%-25%左右,2010年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587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3.2%,高技术产品出口呈逐步上升趋势,2010年占商品出口总额比重达到46.53%。
4.开放式创新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上海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上海汽车、上海电气、振华重工、天马微电子等龙头企业先后收购国外技术先进企业或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上海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沪设立研发机构,集聚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319家,技术和人才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根据《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条例》,“十一五”期间本市“吸收与创新计划”专项累计支持项目700个,投入财政扶持资金超过5亿元。AP1000机组核岛主设备制造技术、MW级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发电技术、新型钻井平台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研发成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撑。
5.技术创新平台加速集聚
依托优势企业和研究院所等创新主体,新建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如数字电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核电仪表等国家级研发中心,智能电网终端产品、新能源车辆、工程软件等国家级检测中心。“十一五”末期,上海累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联合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200多家各类产学研合作机构,形成了项目联合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科技型企业等多种模式,积极探索适应不同产业特点的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6.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
2010年,企业申请专利4.55万件,占全市的63.9%;授权专利3.42万件,占全市的70.8%。“十一五”期间,累计全市创建了“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0家。积极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每年支持20项左右新兴产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标准制定,积极争取国家标委会工作组落户上海。全市现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01个,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4个。
7.创新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制定了《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行办法》等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针对性政策,把本市用地、人才等政策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人员倾斜,加大示范应用、创新产品市场准入等力度,优化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尽管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研发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总量,难以支撑超过3万亿元产业规模的技术进步需要。上海工业涉及的29个中类行业中有1/3左右研发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优势不够明显。兄弟省市发展步伐加快,在多项创新指标上已形成赶超之势,竞争压力加大。二是重点发展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亟待缩小。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数量仍较少。本市重点发展的支柱工业研发投入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较大。引进技术之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仍需加强。研发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在3%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总体上不如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拥有的技术领军人才较少。相当部分的企业缺乏有效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四是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仍需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点上的技术突破难以融入产业链之中。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比较分散,缺少聚焦、衔接和统筹。技术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五年。国内外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国际经济走势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给产业技术创新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其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金融危机催生了新技术革命,全球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创新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创新能力,竞相把争夺技术制高点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美、英等发达国家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纷纷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前沿布局,力图抢占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给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尽管受出口增速减缓、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增大等影响,中国经济仍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平稳着陆,国内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扩大内需的压力增大,迫切希望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产业发展新优势,为产业技术创新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国家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给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知识密集度高、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加以推进,明确要求把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作为发展路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目前,国内经济运行基本面总体良好,但发展趋势出现波动,内需市场有效启动比较困难,民生诉求更加多样化。加上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国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东道国市场的需求。中国跨地区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产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给转型发展增加了压力,也使产业技术创新更具挑战性。
3.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对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任务
国际大都市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相辅相成。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推进“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功能建设。在本市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的竞争力不断弱化的同时,必须加大城市发展对新兴产业、技术进步、人才资源、质量品牌的依赖,整合上海的产业、科教、金融、信息等优势,走出一条高端要素支撑发展的创新之路。
总之,“十二五”期间,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必须立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要求,紧紧抓住我国科学发展主题下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机遇,紧紧抓住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形成、上海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国家重大项目落户和后世博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重点发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1.“十二五”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任务和规划,放眼国际视野抢抓重大技术创新机遇,以促进上海产业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将技术创新与充分利用资本、智力、土地、信息等要素资源相结合,推进聚焦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上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主要驱动力。
2.“十二五”发展原则
——战略优先。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组织实施本市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专项,通过国家和本市战略任务牵引带动重点行业的技术突破。
——企业主体。强化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获取创新效益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主体。
——市场导向。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扩大创新产品的市场应用。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鼓励其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完善产业支撑技术体系,为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集聚资源。整合全市资源,完善组织体系和配套政策,市区联手、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活动集聚,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开放合作。放眼全球和全国配置创新要素和资源。支持跨国公司在上海从事研发活动,鼓励创新成果在本地实现产业化。争取包括央企、民企在内各类企业在上海加大创新发展力度。鼓励本市企业实施技术创新“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设规范的知识产权市场。
——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并重,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重点突破带动总体提升,加强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加强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创新的分类指导。
3.“十二五”发展目标
2015年,通过实施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增强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重点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逐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上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推进“十、百、千”发展计划。支持发展十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百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上千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2)重点产业技术能级显著提升。实施“双百”攻关计划。每年组织重点产业百项技术攻关和百项专利新产品开发。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1.5%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以上。
3)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突出企业技术中心的核心地位,到2015年,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60、600、3000家左右。在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重点领域建设20家左右产学研用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争取新增20家左右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行业重点实验室。
 
 “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主要引导性目标
主要指标
“十一五”末期(2010年)
“十二五”末期(2015年)预期目标
研发投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85
1.50
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00
1.8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人员占全市科技活动人员比例
%
45
50以上
研发机构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
42(5)
60左右
市(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323
600左右
区(县)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600
3000
创新成果
工业企业开展科技项目数
1.6万
3万以上
新产品产值率
%
23%
30%左右
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
 
6867
10000
四、“十二五”发展重点
按照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和本市产业发展实际,“十二五”期间,将以支撑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带动上海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落实国家和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部署,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攻关新一代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技术与工艺、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产业化关键技术、下一代基础网络(IPv6)技术、微机械系统(MEMS)产品与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高功率半导体照明(LED)芯片与装备制造技术、高端软件和技术软件研发等;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攻关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关键技术、高效高速加工关键技术、高端电子装备关键技术、深海资源钻采设备关键技术、大型客机及商用飞机发动机研发关键支撑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关键技术、轨道交通车辆及控制技术、关键基础零部件核心技术、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技术等;在新能源领域,重点攻关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及装备技术、高温超导产业化关键技术、电力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等;在新材料领域,重点攻关特种合金材料关键技术和工艺、高模量纤维材料及应用关键技术和工艺、功能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在生物产业领域,重点攻关医学影像国产化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生物制药关键技术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攻关汽车电子应用芯片及系统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化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攻关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与装备等。
(二)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汽车、成套装备等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钢铁、石化等产品结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鼓励加工制造企业提高本地化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重点突破数字电视与数字内容产品与技术、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和技术。成套装备制造业,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向设计与服务产业链两端延伸,重点突破新一代高效清洁火电装备、工程机械以及冶金、化工、煤炭等行业先进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服务关键技术,加快发展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促进整机与关键核心部件协同发展。汽车制造业,重点突破自主品牌汽车整车以及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完善的自主品牌汽车研发体系。精品钢材制造业,支持优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重点提升宽厚板、高档汽车板、硅钢、电工钢、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积极开发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用关键材料。石化和精细化工业,结合行业布局调整,围绕“装置大型化、产品高端化、产业基地化”目标,积极培育化工新材料,支持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围绕时尚、科技、创意、品牌等主题,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都市型工业,促进轻工、纺织、食品等都市型工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家用电器变频技术、家电绿色设计及回收利用技术、多功能纤维产业化技术、绿色食品制造技术等发展。
(三)以新技术新模式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围绕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专业维修、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重点支持基于知识工程的信息资源应用技术、服务型制造信息化支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品管控技术、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与综合集成技术等。
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定期组织编制并向社会发布本市产业技术创新指南,引导各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能级和水平。
五、“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创新支撑条件基本完善、创新外部环境明显优化”的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为上海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1)建设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创新能力达到或基本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能够在国际上发挥引领作用的企业,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比照国家认定示范企业的要求,开展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为进入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立后备队。
2)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力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各类高水平的技术中心,支持企业技术中心承担国家和本市研究和试验开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技术攻关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选择创新方向和技术路线,牵头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等产学研用活动。
3)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充实本市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内容,发挥中央企业在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和实施国家战略任务中的龙头作用,为争取各类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落户上海提供支持条件。发挥地方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对正在推行的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考核办法,引导地方国有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地方国有大集团建设中央研究院和集团级研发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中央企业、上海和国内大型民营企业在沪设立企业研发中心,增强技术创新实力,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
4)打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结合起来,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独特作用,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一大批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企业生态链,打造一批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和园区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包括物质和生活条件在内的必要的创业创新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上海创业。
5)支持外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国际先进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高端产业基地,从本地制造向研发设计和品牌管理延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进一步融入上海技术创新体系,力争2015年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达到400家以上,支持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上海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1)建设面向重点产业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支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根据上海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争取新增一批国家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面向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增强技术服务和辐射能力,充实部市合作、市院合作工作内容。
2)支持产学研用合作发展。发挥本市产业、科技、教育、人才的综合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各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每年推进一批产学研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展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各类产业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形成适应上海产业特点的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体系,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商品化,推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3)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作用,推进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建工程,争取创建100家左右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做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年度专利新产品的认定工作,对于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导向、通过新产品技术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给予认定,并给予一定的研发资助。支持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每年支持20项左右重要标准制定。支持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机构落户上海。
4)组建上海市产业技术专家委员会。由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业服务机构的专家组成,负责对本市产业技术领域中带有长远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全市重要产业规划、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产业技术政策的制订工作提供咨询建议等。
3.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
1)促进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探索技术与金融结合的发展渠道,发挥各类金融投资机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等集聚发展,促进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搭建本市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互动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2)引导技术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育和使用好符合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增加“千人计划”、“领军人才计划”等各类创新人才计划对企业人才的支持比例。进一步落实对企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支持企业吸引和凝聚创新人才。总结和不断扩大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政策。加强技能型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3)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支持力度。发挥需求引导与应用导向作用,落实好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地创新产品、促进节能环保产品应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政策适用范围。结合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和发展急需,组织实施产业重大技术开发,解决制造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生产使用。
4)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的开放式创新。充分利用上海先行先试、不断拓展、率先发展的优势,立足全球科技资源,积极拓展国内外科技合作渠道,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研发装备。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转化,开展国际标准对标活动。加强与国外有关科技发展计划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和组织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5)建设产业技术创新集聚区。围绕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机构集聚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本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支持引入国内外研发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六、“十二五”发展政策措施
1.强化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市政府分管产业工作副市长为召集人的市产业技术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推进本市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大事项。发挥产业、科技、教育、财政等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市产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本市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服务体系,并向区县、开发区延伸,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服务。
2.加强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的作用。落实本市支持新兴产业的用地、规划、人才等政策。继续争取国家关于技术创新政策试点先行先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研究制订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对在产业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中的重大成果给予奖励,对卓有成效的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应纳入政府优先采购范畴。
3.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确保市级财力对产业技术创新投入逐年增加。扩大现有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规模,用于支持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研发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攻关、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首台业绩风险补贴。对本市企业承担国家技术创新任务给予配套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对于研发投入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给予奖励。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重大投资项目,带动重点领域突破。
4.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加快培育中青年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注重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支持企业引进和使用好高端紧缺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重视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探索建立和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健全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使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劳动获得与其价值相称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