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市核工业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市委和市经信工作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一批示范作用强、工作业绩优的党组织和党员。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上海市核工业系统党建联盟开展了2024年度“示范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评选工作,评选出中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委员会等6个“示范党组织”和中共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委员会丁磊等12名“优秀党员”。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即日起将分18期对以上获表彰组织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连载发布,激励上海市核工业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核工业精神,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在核工业创建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上海核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
“五步法”精准发力撬动“大融合”
中共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支部委员会
党群工作部党支部是中国核建基层党支部之一,也是全系统党建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必须走在前、作表率。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集团党组要求,聚焦公司“2345”发展思路、三个功能定位,锚定高质量稳增长任务,以提高价值创造质效为总基调,以系统思维建体系、搭平台、强考核、提能力,以“五步法”精准发力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党群价值、党群力量。支部连续2年分别获中国核建“团结奋斗奖”,为公司连续3年获集团党建考核作出重要贡献。
党群领域揭榜挂帅
强体系,“五力”模型明路径
紧扣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价值导向,支部全体党员以创造价值的思维,群策群力创新建立党建“五力”模型,以引领力、战斗力、保障力、影响力、凝聚力为切入点,系统谋划15项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通过建立全覆盖理论学习体系、推进全过程融入工程建设、实行全周期动态管理、完善全要素考核评价,以“党建链”串起“工作链”、以精准发力撬动“大融合”,切实把党建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是党群领域一次理论研究与基层实践相容共促的创新探索,该模型获中核集团2023年度党建融入中心十大标杆案例和核工业政研会课题一等奖。
中国核建首届青年创新创效大赛
拓路径,以“党建链”串起“工作链”
深刻认识、充分把握战略落地、市场主体、风险管控三大功能定位,深化党建工作效能,促进协同发力。聚焦战略落地,引领各单位在党建促重大工程、党建促核电工程、党建促核民融合三方面下功夫,开展经验总结,党建促重大工程经验获集团党组认可;聚焦市场主体,积极与系统内外部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搭建平台、增强工作粘合度,促进央地合作;聚焦风险防控,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畅通信息反馈平台,为公司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作出党群贡献。
中国核建首届党群业务技能大赛
提能力,“六个重点”淬先锋
落实集团“三懂四会五过硬”党务队伍建设要求,创新制定党务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形成“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实践攻关”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首创开展党务队伍技能比武,形成“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实践攻关”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推动党务人员从“少数优”迈向“整体强”,分层分类分阶段探索建立党务队伍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和党务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党群工作会,首次以党群领域揭榜挂帅的形式推进7项重点任务,构建“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整体·协同工作格局。
中国核建“两个品牌”宣讲
建品牌,将党建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作为上市公司,公众形象与市值紧密联系,品牌推广是支部党员集众智、谋合力的攻坚任务,从谋划品牌战略入手,完善品牌传播体系、打造品牌推广工程、深化品牌培育建设,“组合拳”让品牌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构建“公司推动、部门主动、业务拉动”工作格局,围绕战略任务落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市公司市值提升等,优化品牌推广,连续两年开展“两个品牌”故事宣讲活动。树典型带动品牌推广,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展现核建风采,以“人物故事”展现“核建变化”,舆论热点与市值形成正相关,以奋斗创造价值,擦亮核建品牌。
优管理,“四维度”促进经营型转变
守正创新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善用管理工具,用经营型思维抓党建管理,从“责任、管理、技术、文化”四维度加强党群管理,构建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四责”体系,带领党务队伍职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尽责于实;从管体系、管任务、管组织持续发力,创新设立品牌总监,构建“近悦远来”的党群工作生态;不断提高数据分析、要素管理、闭环管理等软性技术的应用水平,创新推进“爬取”技术、智慧党建、共享数据库等硬技术应用,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加科学、精准,促进工作质量提升;聚焦品牌和文化建设,锚定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特色高端建筑安装企业的要求,通过构建一套工作格局、一套工作体系、一支工作队伍,加强统筹管理。